杭州钱塘新区社会发展局十个重磅举措服务新区企业

导语 为坚决贯彻省、市和新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,杭州钱塘新区社会发展局提出“十不”举措,要求人力社保条线积极服务企业,做好企业用工统筹协调,引导企业有序复工、外地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,保障辖区就业形势基本稳定。

钱塘新区人力社保

服务企业的“十不”举措

  1.政策推送不遗漏

  成立钱塘新区保障企业用工工作专班,统筹协调辖区企业用工服务。及时汇总、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出台的减轻企业负担、灵活处理劳动关系、协商处理用工矛盾等政策措施,汇总清单、汇集成册、汇编资料,通过多渠道、多形式、多方位宣传推送,主动将服务政策送至每一家复工企业。

  2、减负力度不减弱

  聚焦重点企业用工保障,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就业、人才、社保、医保等方面降费减负政策,扎实做好援企稳岗等扶持政策的具体实施,确保政策及时精准、落地见效,帮扶企业尽最大可能降低用工成本、稳定就业岗位。

  3、招工求职不断档

  对区内保障疫情防控、群众生活必需、民生保障企业及重点工程开展用工需求摸排,加大线上招聘工作力度,引导用人单位登录省、市人才网,钱塘人才就业网等多平台发布招聘信息,力争通过本地挖潜、组织跨区域余缺调剂方式,补充企业紧缺用工,提高人力资源供求匹配效率。

  4、职业培训不脱节

鼓励平台间共享培训资源,加强线上线下融合,支持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开展职工技能培训。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,在确保防疫安全情况下,鼓励企业在停工期、恢复期组织职工参加各类线上职业培训,并按规定纳入补贴范围。

  5、人力服务不缺位

 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机构服务企业纽带作用,加强与重点缺工企业和劳务输出地的对接协作,协调开展企业间临时性劳务调剂。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就业服务,在疫情防控期间能为重点企业提供职介服务支持,且表现突出的给予一定奖励。

  6.政策指导不偏离

  及时获取、研究疫情期间企业劳动关系新情况,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的政策指导,帮助企业与职工双方妥善处理各类劳动关系问题,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协商协调的作用,采取调整薪酬、轮岗轮休、缩短工时、待岗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,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,确保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。

  7.化解纠纷不草率

  严格执行劳动监察重大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,加强劳动关系风险监测和研判。做好劳动保障举报投诉、劳动仲裁受理工作,实行预约申请案件登记、优先组织调解、案件审理顺延、特殊案件处理、简易送达等机制。指导各街道落实属地责任,及时化解因疫情防控引发的各类劳动关系纠纷。

  8.跟踪服务不掉队

  结合实际,推行“线上三服务”,随时掌握企业复工过程中出现的人力社保相关困难。对重点规上企业、民生保障企业和用工人数较多的企业,通过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群、人力资源政策钉钉群等平台,主动与企业人资部门对接联系,进行追踪式服务,确保问题妥善解决,支持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。

  9.工伤待遇不受损

  疫情防控期间,允许用工单位以电话、邮件、邮寄等方式申报工伤,因疫情管控导致用工单位无法在工伤发生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,允许适当延长申请期限。开通绿色通道,优先处理参与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及防疫人员发生的工伤。疫情管控结束后,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及时办理工伤认定申请并说明延期原因。

  10.业务经办不打烊

  会同新区行政审批局,积极引导企业通过“网上办”、“掌上办”、“自助办”等途径,安全、便捷、高效办理就业、人才、社保、医保等人社业务。确保与企业相关的参保、待遇支付、养老金发放等业务正常进行。因受疫情影响企业未能及时办理相关业务,在疫情解除后及时办理的,将不影响社会保险个人权益。
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【杭州本地宝】公众号,在对话框回复【健康码】获取杭州健康码申请入口、健康码变红黄码原因+处理办法、变色申述复核申请入口等内容。

相关推荐

热点推荐

 

最新阅读

分享本文到:

关闭
关注更新
返回首页